Saturday, October 3, 2015

NFS Close Beta Review

极品飞车系列陪伴我们已经超过了20个年头。
曾经这是一个在主机和家用机平台上最有代表性的赛车游戏之一。
赛车游戏发展到今天,难免陷入了迷思。极品飞车系列的发展历史在最近几年几乎就是赛车游戏本身迷失的路程。从拟真到娱乐,来回往复摇摆不定。在EA终于想开了停止了年货一般的量产之后,时隔一年,新一代的极品飞车公布了出来。这一次,EA和旗下的开发小组GHOST回顾过往NFS的历史,想起了Black Box小组制作的地下狂飙系列/最高通缉/卡本峡谷的荣光。决心重启NFS的历史。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副标题和编号的极品飞车(2015)。这次重启的极品飞车标榜回归系列最为受欢迎的原点:写实的街头赛车文化。拥有大量可选择改装部件。警匪追逐。以洛杉矶为原型的写实的城市地图。
作为有幸参加了发售前封测的极品飞车老玩家,我觉得有必要写一些感想。


画面/地图
上手游玩了超过15个小时之后,我对于目前开放的地图和整体的画面还是满意的。虽然动态模糊和电影颗粒效果在我看来有点过火了。地图整体感觉就是把地下狂飙2/最高通缉和卡本谷的地图进行了一次融合杂交。老玩家应该会有各种令人怀念的既视感吧。游戏将不会有白天黑夜的循环而是直接从黄昏到黎明:夜晚才是属于飙车族的。

外观改造/涂装
外观改造系统非常的有深度,从整体的套件到各种小部件都可以选择。这一点上基本上达到了地下狂飙2的水平。
涂装系统并没有特别大的惊喜,喷漆不能选择部位只能全车喷涂有点出乎我意料。
车库里能存放的车辆数有上限,只能买5辆,所以有松鼠症的朋友可要辛苦了。

性能改造/调教
这个相信是很多老玩家关心的地方。Ghost组前身是火爆狂飙系列的制作组Criterion Games。之前他们制作的NFS游戏例如Rivals, Most Wanted2012以及Hot Pursuit 2010都带着非常浓厚的火爆狂飙系列的气质。经典的特征例如一键漂移,撞毁特写和各种车载武器和小道具都让很多玩家又爱又恨。 这次Ghost小组决心要讨好系列的老玩家同时也要顾及新的玩家,于是他们推出一个操控调整系统。玩家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类似火爆狂飙的一键漂移(Drift)还是更加写实和接近传统系列的抓地(Grip)模式。
整个操控调整系统可以完全根据玩家个人的偏好微调。包括前后胎压,转向反馈,转向范围,一键漂移开/关,漂移稳定辅助,起步控制,差速器,下压力,刹车强度,刹车倾向(前/后),手刹车强度,弹簧/防斜杆强度。
看起来很美对吧!简直媲美GT赛车和Froza!
可是从目前我的体验来看,Ghost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好这个系统的平衡。不论是纯粹的抓地模式还是漂移模式和车辆本身的驱动特性并没有太强的关联。只要你愿意,前驱车也可以漂移入弯(唯一不行的是原地画甜甜圈)。性能改造也就是单纯的数值加成。有玩家甚至发现可以改造RX-7的气缸头和凸轮轴……(RX-7是转子引擎)
而且将车辆调教成抓地模式之后几乎完全感受不到车子抓地力的变化,不论你怎么踩油门和刹车都不会出现失去抓地力的状况。想要进行漂移的话必须将一键漂移打开才行。
这个操作调整系统其实还是有一些潜力,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微调之后我已经找到了几个比较舒服的设置……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论是R32还是S2000在这个设置下开起来除了极速和加速之外根本没有差别。
大量的玩家在Reddit和封测论坛反馈到操作响应非常的差,感觉非常迟钝。
距离发售还有一个月,不知道Ghost小组会不会做出改动。


游戏模式/剧情
这次Ghost小组痛定思痛,决定加入最高通缉和卡本峡谷里备受好评的真人出演的剧情模式。但是意外的是我感觉非常的出戏或者说无聊?总体来说就是缺乏戏剧性和冲突,毕竟最高通缉开始就是快意恩仇的经典复仇戏码,而卡本峡谷更是作为剧情续作和英雄回国的主题。
游戏中比赛的类型目前可以体验就是经典的跑圈赛,点到点冲刺赛,计时赛以及各种花样的漂移赛。有点单一。
目前封测中AI表现的非常糟糕,脚本化痕迹非常明显。很多比赛中落后AI的加速简直就是明确的告诉玩家AI在作弊。警察的AI也非常的弱智。这点估计在正式版本里会有所改进。
而且巨大的地图上比没有办法像地下狂飙2那样碰到AI或者真人玩家后开始随机的1v1的比赛…但愿这是因为封测所以内容没有全部披露的缘故。

小细节
手柄的力回馈做的非常的差,除了烧胎和漂移基本没有任何反馈。希望这是封测的原因。

总结
这次封测还是让我感受到了极品飞车黄金时代的风骨。
但是Ghost组在物理和操控模式上的挣扎又让我觉得极品飞车依然没有走出写实和娱乐的迷思。
其实黑盒组在地下狂飙2里就非常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漂移赛的物理独立于其他模式,所有车都可以像溜冰了一样漂移。而其他模式下车辆的驱动特性和操控都各有特色和写实。可以通过调教来实现漂移车和一般的赛道赛用车。
极品飞车从来就不是拟真赛车的命,但是这个系列之所以独特,对我而言就是写实和拟真的完美结合。Ghost组如果没法在物理上大改的话,或许这一作会两头都不讨好。

小吐槽:为什么LA为背景的城市会一直在下雨啊?!

Monday, May 18, 2015

《琳达!琳达!琳达!》

是部好电影。
去看啦。

上面其实就是我想说的(
不过既然打算给这部电影写些什么,那还是写长一点好了。至少要超过140字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子高中生组乐队演出在我的印象里已经变成了,几个萌妹子喝茶吹水最后去英国毕业旅行又或者穿兔女郎装临时上场还要有外星人来展示现场学习的高速Solo。
所以当我看到《琳达!琳达!琳达!》的时候我是震惊的。
个人其实并不喜欢日式青春剧那种打着朦胧滤镜然后一群人夸张的欢笑流泪撕逼扯蛋追逐梦想之类的东西。一是日式的夸张的情绪演出并不是我菜,二是这种朦胧的滤镜总给我一种幻梦的感觉——谁的青春是这个屌样子的?!
《琳达!琳达!琳达!》的导演却选择了冷色调的滤镜,克制的表演已经大量的冷静而不做作的长镜头来讲4个女高中生组乐队的故事。
故事的主线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因为主音吉他受伤,乐队成员中两个本来就性格不合的女生吵架之后结果学园祭的演出阵容里缺了个主唱。作为韩国留学交换生的女主角阴差阳错在演出前3天被拉进乐队大家一起排练准备演出经历了各种小波折最后成功在学园祭上表演了Blue Hearts的几首歌。”
(是不是觉得和《凉宫春日的忧郁》的那个学园祭演出的感觉很像?其实凉宫动画那一集在live部分高仿了《琳达!琳达!琳达!》的构架)
我意外的非常喜欢这种感觉非常“镇静”的镜头语言。
并非是廉价微电影和POV的那种缺乏戏剧感,我觉得正是因为导演和演员都非常恰到好处的把握了“戏剧感”,才让整片不显得过分夸张和煽情。


关于青春和学院的作品实在数不胜数,但是《琳达!琳达!琳达!》却是少数能真正让我觉得“青春”的片子。
这不是那种隔着Instagram滤镜和脂粉的幻想中的青春。就是实打实的大家都有点青涩,却又在努力想成为大人,同时又天真的让人会心一笑的青春。
推荐给所有已经高中毕业的人。

Tuesday, February 10, 2015

玫瑰色的人生和来自乒乓星的英雄

一般来说,在超过18岁以后还自愿沉迷在动画片里的人,我们管他们叫阿宅。
而所谓阿宅其实只是不愿意长大而已。
毕竟时至今日,日系Anime的主角的平均年龄依然是10-20岁之间。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慢慢的从主角的年纪变成了“肮脏的大人”的年纪(仔细想想,连0079的夏亚年纪都比我小了)…
动画和漫画更多的时候是小孩子和大孩子的理想国和发泄口而已。
不管是青春热血的躁动,暧昧火热的恋情,黑暗中二的狂想。这些东西都是基于“啊啊,如果真发生或许会很有趣。”或者“哦哦,我也想要这样的经历。”又或者只是单纯的“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世界,里面的人会是怎么样的呢?”这样的想象。
现实中无法发生,现实中无法体验,现实中难以想象。
这么想想这单纯只是想象力对于现实的反叛而已。
其实上面都是无关的题外话。
---------------------------------------------------
运动漫画往往是汗水青春友情梦想的代名词。
乒乓作为运动漫画却完全无视了运动漫画的传统。
不论是灌篮高手还是足球小将,运动少年团结努力达到胜利的故事永远能赚到大家的眼泪。
我们都喜欢看队长翼在巴萨展翅,也喜欢看天才樱木统治篮板。
当然如果你真的去踢过足球和打过篮球或许就知道,曲线射门不是想踢就能踢,一米八几的身高在篮球场上只能算是小个子。
在真正的运动场上,往往只写了两个字:才能。
在乒乓里,笑爷很厉害,因为他有才能。风间很厉害,因为他也有才能。
他们不只有才能,而且也很努力的训练。
但是他们最后都输给了星野,因为星野才是真正有才能的那个人,他是天才。
而天才,是在天空飞翔的英雄,是凡人仰望追寻的对象。
亦如星野的自称,来自乒乓星的乒乓英雄。
风间曾经觉得,所谓成功和所谓的自我满足就像登山,超过众人,爬上山巅,高处不胜寒。
当他抬头看时,却发现,真正的英雄是展翅飞翔的。
---------------------------------------------------
青春的躁动,除了荷尔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感觉到自己无穷的可能性。极少数的人在自己踏入高中,甚至在踏入大学校园的时候会笃定的说:“我将来会是一个blabla的人,做着blabla的事情,过着blablabla的人生。”
在年轻的时候,似乎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学很多东西,过各种不一样的人生,却不太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当几年过去,却发现生活并不如意,目标还是遥远。这种时候,总是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什么?如果那个时候这么做的话,我的生活又会是怎样?
四叠半神话大系在前9话里就不停的提供了这样的选择。当向往玫瑰色生活的主角一次次一次次的从头来过的时候,好像一切都没有改变。最后的最后不管做什么,玫瑰色的,美女环绕,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好像就是没有降临。
直到最后的最后,盼来了师傅的一句话:“玫瑰色的校园生活根本不存在,因为社会本身就不是玫瑰色的。”
-------------------------------------------------------
曾经我觉得,所谓成长就是对自我的妥协和承认自己的凡庸。
认识到自己很多时候并非主角,甚至可能连背景都不是。
认识到自己并非特别特殊无可取代。
认识到自己有时候无论怎么努力可能也无法做到一些事情。
那么是否生活到头来就是意识到自己无才能的凡庸并且接受这样的自己呢?
笑爷说,把一切赌在乒乓上的人生令人作呕。
为什么?
因为人生其实很宽广,而我们都是活着的,这无关乎才能和天赋。
把自己闭锁在四叠半的空间里也没有意义,
因为“良机”也“一直在你的眼前”,而你需要跨出这一步,接受现在的自己然后往前走。
---------------------------------------------------------
曾经有人和我说过《猜火车》是一代人拒绝长大成人的愤怒,而《搏击俱乐部》是一代人成人之后对世界的愤怒。
而动画不会这么激烈的去表达,
《四叠半》在我看来是自我认同的困扰,《乒乓》则是自我定位的阵痛。(认同和定位,可以说是相同的,也可以说是不同的)
回到开头所说的,动画始终是个相对现实世界的避难所。
汤浅政明却选择了两个关乎个人成长的辛辣话题,细心包裹上了糖衣,让观众吃了下去。
可惜糖衣经不起细细品尝,稍微在口中逗留片刻,那苦涩就扑面而来。这让吾等寻求慰藉的人情何以堪。
仔细想来自己所谓的种种挣扎也不外乎和我执和怠惰的抗争。别说不撞南墙不回头了,大概连墙根都没有走到吧?
而一个不愿意长大的阿宅只能默默的吞咽这份略带酸楚的苦涩,笑着对自己说:人生苦短,来日方长。

Monday, February 9, 2015

Sony Walkman ZX-1 U.C.0093-U.C.0096 Ver. 开箱

经过漫长的等待,索大法推出的钢弹限定ZX-1播放器终于到我的手上了。
总之做一个开箱一样的流程好了。
手头没有相机,对焦总是对不上还请各位谅解了。

这机器国内应该已经有不少大法信徒已经到手,不过作为信仰充值的一部分(虽然这部分信仰被我第一份工资买来送给老爹的Z3手机一个月不到就花瓶报废冲的一干二净。也为了让最近沉迷舰娘的羊叔不要忘记我们,还是写一篇吧

如果有人对这款机器需要前情提要,请看这里:
http://www.aemedia.org/2014/09/sony-walkman-nw-f886-f887-cca-unicorn.html

那么废话不多先上图
相当有迷惑性的包装,同事看到包裹还以为这台机器叫U.C. 0093 to U.C. 0096




限定版价值之一:附送的小册子两本:里面是CCA和UC的各种线稿,设定和访谈(说白就是设定本杂志各种地方东拼西凑一下


盒子的正面和反面分别是牛高和独角兽(其实为何是这两个放一起的原因真的不是因为就这两个作品的OST最近才出了CD么
打开盒子~和我念:索尼~大法~好~
背面是皮革材质,耳机口的金色喷漆也没有过界(这不是胶魂评测啦喂!
限定版价值之二:拉普拉斯之盒本体(谁在乎啦

限定版价值之三:印有比斯特财团和阿姆罗个人标志的皮套(却因为ZX-1的主要快捷键都在侧面而皮套左右侧都是封死的而超——级的不好用)
当然啦,限定版的价值之四:Hi-Res的UC和CCA的全OST。(IE80乃友人友情提供)


总结:ZX-1作为索尼推出的大容量无损音乐播放器,本来就属于信仰充值用品。加上高达限定之后的价格……也是相当吓人。总之在我忍痛一口气消耗了大半个月的工资和经历了3个月的等待之后,到手还是相当感动的。
适用人群:需要充值索尼大法信仰的人,对于大容量音乐播放器有需求却又因为iPod Classic停产而失去了选择的人,钢弹信仰需要充值的人。
注意,上面这个三个条件的关系不是“或”。是“且”。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