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0, 2015

玫瑰色的人生和来自乒乓星的英雄

一般来说,在超过18岁以后还自愿沉迷在动画片里的人,我们管他们叫阿宅。
而所谓阿宅其实只是不愿意长大而已。
毕竟时至今日,日系Anime的主角的平均年龄依然是10-20岁之间。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慢慢的从主角的年纪变成了“肮脏的大人”的年纪(仔细想想,连0079的夏亚年纪都比我小了)…
动画和漫画更多的时候是小孩子和大孩子的理想国和发泄口而已。
不管是青春热血的躁动,暧昧火热的恋情,黑暗中二的狂想。这些东西都是基于“啊啊,如果真发生或许会很有趣。”或者“哦哦,我也想要这样的经历。”又或者只是单纯的“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世界,里面的人会是怎么样的呢?”这样的想象。
现实中无法发生,现实中无法体验,现实中难以想象。
这么想想这单纯只是想象力对于现实的反叛而已。
其实上面都是无关的题外话。
---------------------------------------------------
运动漫画往往是汗水青春友情梦想的代名词。
乒乓作为运动漫画却完全无视了运动漫画的传统。
不论是灌篮高手还是足球小将,运动少年团结努力达到胜利的故事永远能赚到大家的眼泪。
我们都喜欢看队长翼在巴萨展翅,也喜欢看天才樱木统治篮板。
当然如果你真的去踢过足球和打过篮球或许就知道,曲线射门不是想踢就能踢,一米八几的身高在篮球场上只能算是小个子。
在真正的运动场上,往往只写了两个字:才能。
在乒乓里,笑爷很厉害,因为他有才能。风间很厉害,因为他也有才能。
他们不只有才能,而且也很努力的训练。
但是他们最后都输给了星野,因为星野才是真正有才能的那个人,他是天才。
而天才,是在天空飞翔的英雄,是凡人仰望追寻的对象。
亦如星野的自称,来自乒乓星的乒乓英雄。
风间曾经觉得,所谓成功和所谓的自我满足就像登山,超过众人,爬上山巅,高处不胜寒。
当他抬头看时,却发现,真正的英雄是展翅飞翔的。
---------------------------------------------------
青春的躁动,除了荷尔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感觉到自己无穷的可能性。极少数的人在自己踏入高中,甚至在踏入大学校园的时候会笃定的说:“我将来会是一个blabla的人,做着blabla的事情,过着blablabla的人生。”
在年轻的时候,似乎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学很多东西,过各种不一样的人生,却不太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当几年过去,却发现生活并不如意,目标还是遥远。这种时候,总是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什么?如果那个时候这么做的话,我的生活又会是怎样?
四叠半神话大系在前9话里就不停的提供了这样的选择。当向往玫瑰色生活的主角一次次一次次的从头来过的时候,好像一切都没有改变。最后的最后不管做什么,玫瑰色的,美女环绕,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好像就是没有降临。
直到最后的最后,盼来了师傅的一句话:“玫瑰色的校园生活根本不存在,因为社会本身就不是玫瑰色的。”
-------------------------------------------------------
曾经我觉得,所谓成长就是对自我的妥协和承认自己的凡庸。
认识到自己很多时候并非主角,甚至可能连背景都不是。
认识到自己并非特别特殊无可取代。
认识到自己有时候无论怎么努力可能也无法做到一些事情。
那么是否生活到头来就是意识到自己无才能的凡庸并且接受这样的自己呢?
笑爷说,把一切赌在乒乓上的人生令人作呕。
为什么?
因为人生其实很宽广,而我们都是活着的,这无关乎才能和天赋。
把自己闭锁在四叠半的空间里也没有意义,
因为“良机”也“一直在你的眼前”,而你需要跨出这一步,接受现在的自己然后往前走。
---------------------------------------------------------
曾经有人和我说过《猜火车》是一代人拒绝长大成人的愤怒,而《搏击俱乐部》是一代人成人之后对世界的愤怒。
而动画不会这么激烈的去表达,
《四叠半》在我看来是自我认同的困扰,《乒乓》则是自我定位的阵痛。(认同和定位,可以说是相同的,也可以说是不同的)
回到开头所说的,动画始终是个相对现实世界的避难所。
汤浅政明却选择了两个关乎个人成长的辛辣话题,细心包裹上了糖衣,让观众吃了下去。
可惜糖衣经不起细细品尝,稍微在口中逗留片刻,那苦涩就扑面而来。这让吾等寻求慰藉的人情何以堪。
仔细想来自己所谓的种种挣扎也不外乎和我执和怠惰的抗争。别说不撞南墙不回头了,大概连墙根都没有走到吧?
而一个不愿意长大的阿宅只能默默的吞咽这份略带酸楚的苦涩,笑着对自己说:人生苦短,来日方长。

Monday, February 9, 2015

Sony Walkman ZX-1 U.C.0093-U.C.0096 Ver. 开箱

经过漫长的等待,索大法推出的钢弹限定ZX-1播放器终于到我的手上了。
总之做一个开箱一样的流程好了。
手头没有相机,对焦总是对不上还请各位谅解了。

这机器国内应该已经有不少大法信徒已经到手,不过作为信仰充值的一部分(虽然这部分信仰被我第一份工资买来送给老爹的Z3手机一个月不到就花瓶报废冲的一干二净。也为了让最近沉迷舰娘的羊叔不要忘记我们,还是写一篇吧

如果有人对这款机器需要前情提要,请看这里:
http://www.aemedia.org/2014/09/sony-walkman-nw-f886-f887-cca-unicorn.html

那么废话不多先上图
相当有迷惑性的包装,同事看到包裹还以为这台机器叫U.C. 0093 to U.C. 0096




限定版价值之一:附送的小册子两本:里面是CCA和UC的各种线稿,设定和访谈(说白就是设定本杂志各种地方东拼西凑一下


盒子的正面和反面分别是牛高和独角兽(其实为何是这两个放一起的原因真的不是因为就这两个作品的OST最近才出了CD么
打开盒子~和我念:索尼~大法~好~
背面是皮革材质,耳机口的金色喷漆也没有过界(这不是胶魂评测啦喂!
限定版价值之二:拉普拉斯之盒本体(谁在乎啦

限定版价值之三:印有比斯特财团和阿姆罗个人标志的皮套(却因为ZX-1的主要快捷键都在侧面而皮套左右侧都是封死的而超——级的不好用)
当然啦,限定版的价值之四:Hi-Res的UC和CCA的全OST。(IE80乃友人友情提供)


总结:ZX-1作为索尼推出的大容量无损音乐播放器,本来就属于信仰充值用品。加上高达限定之后的价格……也是相当吓人。总之在我忍痛一口气消耗了大半个月的工资和经历了3个月的等待之后,到手还是相当感动的。
适用人群:需要充值索尼大法信仰的人,对于大容量音乐播放器有需求却又因为iPod Classic停产而失去了选择的人,钢弹信仰需要充值的人。
注意,上面这个三个条件的关系不是“或”。是“且”。

以上~。

Thursday, August 8, 2013

《阿修罗之怒》:异色的游戏,王道的热血

简单粗暴的说明:
首先,作为游戏阿修罗之怒绝对不是上等,甚至可以说是硬伤满满。
但是,你把它当一部动画来考量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然后在这个游戏里你不可避免的会遇到
日式中二

日式基友

日式战斗
日式神棍:

以及
各种各样的打脸:


如果你对上述这些内容的任意一点有反感的话,还是出门左转吧。这不适合你。

游戏是卡婊发行,由知名动漫改编游戏制作组Cyber Connect 2 制作。
CC2这个组其他不说,最近的JOJO ASB和火影的Ninja Storm系列这俩个title让他们在全球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名气和反响。
要说CC2的看家绝活,我觉得是活用动画渲染效果和分镜,让纯3D 的动画也有典型的2D日本动画的演出效果。JOJO ABS的神还原早就广受好评,而火影的几作游戏:好不好玩咱不说,CG和播片效果大有玩虐动画版的趋势。
因此阿修罗之怒也有CC2组的一贯特征:用异色的美工和帅气的演出来吸引玩家。

先简略的来看看看剧情:某八神将阿修罗在某场退治星球自身意志产生的魔物"豪魔"(Gohma)大战之后被同僚栽赃陷害蒙上杀死神皇的污名,妻子被杀,女儿被夺走彻底被八神将之首帝释的阴谋所陷害之后,在一万两千年后怒气未平,再次归来向诸神将复仇的故事。

我知道到这里有人大概会吐槽这不就是个佛教神话版的战神么?——单论戏说神话,叛逆弑神,场面宏大这三个点来说……阿修罗之怒在刚开始确实给人战神的感觉:某个牛逼的只会战斗的家伙被某主神(还都是用雷电系的招式的…)阴了,被打下地狱再上来复仇的故事。但是和战神不同,阿修罗之怒大幅度弱化了游戏本身,在演出上下足了功夫。游戏的美工和演出,游戏里叫“特别演技监督”,是板野一郎。这个人应该不需要太多的介绍吧,大名鼎鼎的超时空要塞中的弹幕效果,也就是被大家戏称为板野马戏的特效就出自他的手笔。近几年并没有太多的作品,我最后一次见到他的作品应该是作为导演指导的08年老虚的那部BLASSREITER…有板野一郎坐镇,太空大战之类遍地是导弹的场面自是不用多说。阿修罗之怒给我的震撼更多的是用纯粹的3D CG做出那种让人血脉喷张的金田风的演出。战神的演出让人印象深刻来源于大气精致的场面,毫不含糊的纯粹暴力,而阿修罗之怒则是典型的日式动画才有的想象力,冲击力和张力(以及装逼度)。

游戏本体的剧情到18话为止的话,这单纯就是个俗气到不行的弑神救女儿的女儿控的故事。
但是配合着制作组挖的大坑,作为后续DLC的:19-22话让阿修罗之怒的剧情再次升格。看完之后我整个人大惊失色,不,说是屁滚尿流也不为过。
我不知道当年追番看《天元突破》的人是什么感觉,但是我以为看阿修罗之怒的流程到最后的感觉和我当时看到最后宇宙篇的时候心情是差不多的。那种被剧情和画面冲击之后混杂着震惊和感动以及眼眶一热的感觉。

为了不剧透,就单纯推荐几话我个人心中的神回好了:
太空大佛+夜叉的初登场:第五话+第六话
和师匠的月面战斗:第十一话 (论《自新大陆》的正确用法)
最终BOSS+真最终BOSS战:第十七话+第十八话 (金田风全开!)
拳拳交心+真.真最终BOSS:第二十一话+第二十二话 (血染东方一片红之我的生涯一生无悔之超.天元阿修罗参上!)

当然这个作品和动画关系最紧密的大概是两个由大名鼎鼎的Studio 4℃制作纯动画DLC:
11.5和15.5话
11.5话的监督是大平晋也,是ANIMATRIX和RED LINE等动画的原画。
15.5话的监督是中泽一登,是混沌武士的人设和总作画总监。
这两部动画短片单独来看也非常的出色。

流程的话,网上有很多版本。我个人推荐youku用户suliavis 辛苦录制翻译的版本: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7055955_ascending_1_mode_pic_page_2.html
开头是【个人字幕】的那些都是,包括了所有的DLC的流程。中间有些战斗比较枯燥的部分也有说明,可以跳过。

总之诚意推荐对日式热血动画,对金田风的作画和演出有爱的人去看看这个流程。有可能的话也可以买来玩玩,算DLC现在也不是太贵了。算上最近刚出的Killer is dead,日本游戏人在创造独特的逼格美工和风格上面还真是有一套。
最后用suliavis的评论结尾: 游戏界不需要很多的阿修罗之怒,但是,游戏界也不能没有阿修罗之怒。
附上夜叉的自带BGM:
http://www.xiami.com/song/1770903824
相信我,看完流程你是一定会被洗脑回来找这首歌的。